在中国的加沙人看阅兵时落泪

当电视机里奏响国歌,来自加沙地带的留学生阿米尔在北京的宿舍里悄然拭去眼角的泪水。这是他第二年观看中国国庆阅兵,但与去年不同,今年家乡持续不断的冲突让他对眼前画面有了更深的感触。
"看着中国军人整齐的方阵从镜头前经过,我忽然想到了家乡那些扛枪的少年。"阿米尔操着流利的汉语说,"同样的年纪,在中国他们手持的是仪式用枪,而在加沙,孩子们拿的却是真枪实弹。"阅兵式上战机掠过长空的画面尤其触动他——在加沙,飞机掠过通常意味着空袭警报即将响起。
与阿米尔有相似感受的还有他的同胞莉娜。这位攻读国际关系的女生在观看女兵方阵时红了眼眶:"这些英姿飒爽的中国女兵让我想起加沙的姐妹。她们同样坚强,却只能在废墟间寻找生存物资。"莉娜特别注意到阅兵现场欢呼的孩子们,"他们的笑容那么无忧无虑,这正是我们最渴望给巴勒斯坦孩子的礼物。"
这些来自冲突地区的留学生,从中国阅兵中看到的不仅是军事实力,更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缩影。来自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医学博士生穆罕默德说:"当解说员介绍'这些武器装备只为和平目的'时,我忽然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国防——它不是用来制造恐惧,而是守护这样的清晨:孩子们能安全上学,老人能在公园散步。"
令人动容的是,这些留学生不约而同提到了"安全感"这个关键词。工程系的阿里说:"在北京三年,我从不用担心走在街上会被流弹击中。看到阅兵式上展示的那些高科技防御系统,我明白了这种安全感从何而来。"说着他指向窗外繁华的街道,"你们习以为常的日常,对我们来说就是奇迹。"
观看阅兵后,阿米尔在社交媒体上写道:"今天我为两种情绪流泪——为中国人的自豪,也为巴勒斯坦人的心痛。但请别误解,这些眼泪中也有希望。因为看见过太阳的人,就会相信光明终将到来。"这条动态获得了上千名中外网友的暖心回应。